发布时间:2022-01-26 点击:1046次
音力是指声音中力度的表现。具体地说,它包括力度、瞬态响应和速度三个方面。在今天以及下期节目中,我们会与音响发烧友们共同来讨论这三个方面的话题。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先来讨论“力度” 。
力度这一指标其实并不需要多加解释,它是指声音给聆听者带来的强度的感觉。任何一段音乐作品,其音符与音像都是随着时间的流动呈现出各种强弱不一的变化的,因此我们所指的力度是指总体上给人的一种感觉。HI-END要求我们聆听的音乐在总体上应该是音符饱满、铿锵有力的、健美的。朋友们可能听过早期的一些低价组合套机,其力度之差就连KENNY G的SAX听起来都象是在无病呻吟,音乐显得疲乏、软弱,就连节奏都象慢了半拍似的。更不用说去听诸如《1812》序曲这样的大动态音乐了,如果将这种音响系统的音量调得尽量大,音量是提高了,可是非但没有使病容消失,反而还带来了严重的失真,由此可见,力度与音量并不是一码子事。
力度感这一指标的好坏,根本不需要什么金耳朵、银耳朵,一般听者凭听感就能判断出来。力度指标还有一个特点也是与其它指标不同的,那就是它仅取决于器材(包括传输线)的质量,与声音的调校和聆听环境没有多大的关系,换句话说,声音调校和音箱摆位这一类发烧友用来的非摩机手段基本上不能影响系统的原有力度感。当然,如果力度感不好,也可以通过重新搭配器材或换血性的摩机来改善。
严格地说,系统中的每一件器材每一条线对重放的力度都是有作用的,CD转盘和解码器也不例外,但关系最密切的无疑是功放和音箱了。为了使音乐获得强劲的力度感,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应该比较大,而且更应该注意功放的最大电流供应能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朋友都听过日本金嗓子A-50功放,其额定输出功率只不过2X50W,但在力度感上却比很多2X100W的功放要好不知多少倍,这是因为A-50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电流供应线路设计,在瞬态能供应出强大的电流, 所以才会有这么好的力度感。一台功放最大电流供应能力一般在产品说明书上是不会标明的,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了解这一指标,如果当音箱的阻抗下降一半时,如果电流供应足够,那么应该得到接近二倍的功率,比如,音箱阻抗在8Ω时,功放额定输出功率是80W,如果在4Ω时额定输出功率还不到120W,这台功放的电流供应能力就有限了。
音箱的选择,对放音力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一般来说,灵敏度越低(如85dB以下),或阻抗越低(4Ω以下),或通过音频电流时阻抗越容易发生下滑性畸变的音箱都是很难推动的音箱,必须用较大功率的功放才能推出比较健美的声音,发烧界有一句行话,把那些难推的音箱统统尊称为“大食”喇叭,不少大食喇叭是“名喇叭”,ROGERS、LS3/5A等就是这一类的代表作,当喂以“大食料”,吃饱喝足之后才能发出靓声来,我们这里说的“大食料”就是强大的大电流。
强力功率放大器,特别是纯A类的强力放大器,都少不了安装大型电源变压器、大容量滤波电容、大面积散热器,因此都做得相当的重,体型庞大,甚至有的外观由如巨型重装甲般厚实,所以有时候仅从外观上观察或亲手试试重量就知道放大器有无威力了。当今的强力“功放王”恐仍数KRELL KAS 型号的单功放,当然MARK LEVINSON、DENNO、JEFF ROWLAND、ACCUPHASE等也拥有各自的“王牌坦克”。这些功放一般耗电极大。发热厉害,非一般家庭或初哥所能接受。再说一般家庭在听音环境不大的条件下,完全没必要购置这一类天价的特级功放。对于一般发烧友来说,反而是ARCAM、CREEK、AUARE、TEAC、ORELLE等中低价位的功放比较容易接受些,这类功放大多采用环形变压器和大容易电容器,由于容和了欧洲特别是英国人的音乐品味,因而在音质、音色、力度等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